『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695章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建构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wuba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个水平是习俗水平,此时个体开始关注他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规范,努力维护社会秩序。这一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在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个体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认为好的行为是能得到别人赞扬和认可的行为;在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个体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认为只要是合法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第三个水平是后习俗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个体已经超越了具体的法律条文和社会习俗,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来进行道德判断。这一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在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个体认识到法律和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调整的;在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个体基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原则进行判断,这些原则是超越法律和社会习俗的,如正义、公平、尊严等。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它深化了我们对人类道德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道德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为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研究道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在实践领域,该理论对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侧重于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而科尔伯格的理论强调道德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引导他们在思考道德困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和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实现道德的成长。
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严谨且具有创新性。两难故事法巧妙地创设了开放的情境,让参与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从而深入挖掘他们的道德思维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了解个体的道德判断结果,更能洞察其背后的推理逻辑,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数据支持。
科尔伯格一生致力于道德发展研究,他的着作《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等系统阐述了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尽管科尔伯格在
1987
年因癌症去世,但他留下的道德发展理论如同璀璨的明灯,照亮了后人在道德研究和教育实践道路上的探索方向,激励着无数人为促进人类道德进步而不懈努力
。喜欢每天读百位世界顶级哲学心里学请大家收藏:
第695章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建构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