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读百位世界顶级哲学心里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585章 卡罗尔古利根性别视角下的道德与心里探索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wuba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卡罗尔·吉利根——性别视角下的道德与心理探索者

    在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的交叉领域,卡罗尔·吉利根(Carilligan)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对性别差异在道德发展和心理层面的深刻见解,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她的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理论,更推动了人们对性别平等和人类心理多样性的深入理解。

    卡罗尔·吉利根于193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成长过程中,她目睹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这些经历在她心中埋下了探索性别差异对人类影响的种子。吉利根在[相关大学名称]接受教育,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里,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天赋。

    吉利根早期在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期间,参与了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项目。科尔伯格的理论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认为道德推理是基于普遍的正义原则,且男性和女性遵循相同的发展模式。然而,吉利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她注意到,在科尔伯格的研究样本中男性占主导地位,而且基于这些样本得出的理论似乎更符合男性的思维方式。

    通过对大量女性进行访谈和研究,吉利根发现女性在道德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人际关系、关怀和责任,而不是像科尔伯格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单纯基于抽象的正义原则。基于此,她在1982年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

    在这本书中,吉利根提出了女性道德发展的独特视角。她认为女性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中心阶段,此时女性主要关注自身需求的满足;第二阶段是善良即自我牺牲阶段,女性开始将他人的需求置于首位,以照顾和关怀他人为道德准则;第三阶段是成熟的关怀伦理阶段,女性能够在自我与他人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既关心他人,也重视自己的权益。

第585章 卡罗尔古利根性别视角下的道德与心里探索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