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9章 同一个大家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wuba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小许。”等许宁签字完毕,杜亦熵起身走到他面前宣布,“组织决定让你和小姚代表我们团队参与‘八三工程的研究。”

    许宁对此早有预感。比起之前的新舟60项目,这次的任务显然更加艰巨且意义重大,同时也让他离利用系统提升华夏科研体系效率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至于姚美玲也加入进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她在三维数字建模和控制系统研发方面的专长,正好填补了当前航空工业的一大空白。

    随后,梁语平拿出一份保密协议递给许宁。“请仔细阅读这份保密须知,若无异议,请在末页签名。”

    许宁浏览了一遍,内容与他过去签订的类似:

    保守机密、不问不应知之事、不在私信中提及机密、不通过普通邮政或电讯发送机密信息等。由于当时互联网尚未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并未被特别强调。

    此外,还提到了有关成果发表的规定,涉及机密的部分需经过处理,或者编入国防报告中。

    许宁翻阅着文件,看到最后一页,毫不犹豫地签下名字,随后将文件递还给梁语平。

    “许宁,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杨知书愉快地站起来,伸出手与许宁握手,“我是八三工程的总研发师。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

    杨知书继续说道:“目前,八三工程的测试进展顺利。我们需要你的帮助来完成两项关键任务。

    首先,我们要将所有的纸质研发图转化为数字格式,便于后续修改和生产对接。我们会安排人员协助你。

    其次,利用你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专长,为我们的试飞计划提供精确指导,从而提高效率。

    我们有很多飞行时间都花在探索试飞条件上,这是不必要的浪费。更多细节,你到达盛京后会进一步了解到。”

    “谢谢杨总的信赖,我会全力以赴。”许宁尽管内心激动,但他表现得沉稳冷静。

    这时,杜亦熵走过来,拍拍许宁的肩膀说:

    “小许,你有潜力。在601所好好努力吧,八三工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让你大显身手。”

    许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虽然现在1996年的八三工程看起来进展顺利,但未来充满了变数。

    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个项目遇到了不少挫折。然而,这次他决心改变这一切。

    周司长也加入了对话:“小许,杜教授说得对。八三工程对你而言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希望你能为国家的国防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天稍晚时候,卢文峰坐在办公室里,满怀信心地拨打了京航大学杜亦熵教授的电话。

    昨天,包括611所在内的九个单位已经商议决定,共同出资6500万元人民币支持新的歼7F型号开发,这不仅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也能分担十号工程的风险。

    在这次讨论中,提到的经费比之前的会议增加了30%,达到了6500万。在这个国防科研经费紧张的时代,资金意味着力量。

    于是,卢文峰与书记林德元商议后,决定拿出100万支持杜亦熵团队开展一项关于下颌式进气道飞机的研发研究。

    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希望杜亦熵能够派遣许宁加入他们的项目。

    “您好,哪位?”电话那头传来杜亦熵的声音。

    “杜兄,我是611所的总研发师卢文峰。”卢文峰说道。

第239章 同一个大家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