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汉魏晋时期文官官职等级摘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wuba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两晋官职极品:丞相(或称相国,为百官之长)。/p
/p
正一品:太师(两晋时期因避司马师名讳,亦称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p
/p
从一品:开仪府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等。/p
/p
正二品:特进、太常、辅国大将军等。/p
/p
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督、大都护、镇东大将军、大司农等。/p
/p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尚书、少府、左右骁骑、左右武卫、上都护、冠军大将军、中都督等。/p
/p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勋、卫尉、廷尉、宗正、太仆、大鸿胪、左右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校尉等。/p
/p
正四品上阶:侍郎、尚书左丞、刺史、忠武将军等。/p
/p
正四品下阶:尚书右丞、中郎将、壮武将军。/p
/p
从四品上阶:秘书少监、少卿、长史、太中大夫、宣威将军等。/p
/p
从四品下阶:少府少监、少伊、别驾、司马、都尉、明威将军等。/p
/p
正五品上阶:太守、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中书舍人、长史、参军、定远将军等。/p
/p
正五品下阶:内常侍、朝仪大夫、宁远将军等。/p
/p
从五品上阶:秘书丞、著作郎、朝请大夫等。/p
/p
从五品下阶:太常丞、太史丞、驸马都尉、奉车都尉、游击将军等。/p
/p
正六品上阶:太学博士、太子舍人、京师县令、骁骑尉等。/p
/p
正六品下阶:中牧监、上镇将等。/p
/p
从六品上阶:起居郎、起居舍人、州郡县令、旅威校尉等。/p
/p
从六品下阶:侍御史、国子监丞、旅威副尉等。/p
/p
七品:诸州中县令、殿中侍御史大夫、主簿、主书、别将长史等。/p
/p
八品:监察御史、征司郎、助教、兵曹等。/p
/p
九品:中关令、诸州县尉、各府衙博士等。/p
/p
二、两晋官制/p
/p
两晋官制方面设有三省、一台、五监、州郡县等府衙。/p
/p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p
/p
尚书省掌管秘记奉章、奏报正事、选举人才、赏罚百官及将皇帝诏示宣告内外、出纳皇命。由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左右丞官员组成。/p
/p
中书省负责修史、枢密机要、记录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动及朝庭议事、礼仪、侍奉,掌管著作、三阁图书。由中书监、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官员组成。/p
/p
门下省执掌纠正、献纳、谏正、参政议事、外交等事务。由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官员组成。/p
/p
一台即御史台,掌管纠察百官、颁布法令。由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组成。/p
/p
两晋时期因尚书省(尚即是主管之意)负责出纳皇命、奏报正事、宣诏布告等重要事务,是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力之机构,故古人有言:“皇帝之有尚书,犹天下之有北斗,拱北极之星,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为皇帝喉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因此而成虚位,并无实权,只是地位象征而已。/p
/p
五监即少府监、将作监、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均为专门机构。/p
/p
少府监负责全国丝织,相当于现在的纺织部;/p
/p
将作监负责全国冶铁、铸造,相当现在的工业部;/p
/p
军器监负责全国兵器制造、分配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科工委;/p
/p
都水监负责舟楫制造、河道治理、漕运,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p
/p
地方上划州、设郡、置县,州辖郡,郡辖县,即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晋分天下为十九州、一百七十一郡国、一千一百零九县。州官由刺史担任,兼领武职,统领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主簿官员;郡官由太守担任,下设主簿、主记室、五官掾、文学掾、功曹史、记事史等官职。京师河南郡称“尹”;县设县令、县长,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设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功曹史、尉等官职/p
/p
丞相(相国):/p
/p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p
/p
太师:/p
/p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p
/p
太傅:/p
/p
原为“三孤”(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在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p
/p
太尉:/p
/p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首,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p
/p
司徒:/p
/p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p
/p
司空:/p
/p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p
/p
御史大夫:/p
/p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p
/p
大司马:/p
/p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九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p
/p
九卿:/p
/p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p
/p
太常(奉常):/p
/p
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p
/p
光禄勋(郎中令):/p
/p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p
/p
卫尉:/p
/p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p
/p
太仆:/p
/p
九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p
/p
廷尉(大理):/p
/p
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p
/p
大鸿胪(典客):/p
/p
汉魏晋时期文官官职等级摘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