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赢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wuba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英属加拿大战前只有不足500万人口,但是以其基本条件,就算2000万、甚至3000万人口也不难养活,只是南边紧挨着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美国,绝大部分来到北美的移民都被其分流走了,加拿大始终都只能分到一点残羹冷炙,因此人口一直都仅有美国的十几分之一。也正是由于人口严重不足,英属加拿大的工业一直很难发展起来,才只能靠卖资源混日。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英属加拿大不但一次性地多了700多万人口,而且在三国大战之后,英属加拿大政府还惊喜地发现自己在移民眼里居然有了一个比美国优越的地方,那就是安全......
虽然美两国已经握手言和,但是人都看得出美国很不服气,而墨西哥问题仍未解决也妨碍了两国彻底和解,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两个大国就要再打一次,因此欧洲人想要移民美国的话,就得先掂量一下其的风险。
与之相比,英国虽然这几年里跟国的关系恶化了许多,但老张伯伦的尺度把握得很好,两国的交恶始终只停留在贸易和外交的层次,而且英国政府始终没碰华夏墨门的逆鳞——南非的白金和铬矿、澳大利亚西部的铁块以及波斯湾的油田至今仍在国企业控制之下(只是税率有所提高),正如国政府也从不在印边境增兵刺激英国一样,双方都有顾忌、打起来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因此英属加拿大自然要远比南边的美国安全得多。
而老张伯伦意识到这一点后,存心加以利用,从此愈发高调地鼓吹英友好,甚至还解除了针对国商品出口的禁令(注1),以便让加拿大更好地吸引欧洲移民,英属加拿大的人口更是飞速增长,其本土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成为英国经济和工业的最大增长点。
除了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乃至于印度,也都在老张伯伦的极力推动下逐步建立起了大量的初级工业部门,比如南非的有色冶金、澳新的毛纺、印度的钢铁和棉纺等,而英国本土则集力量发展高端产业,从而挖掘出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必须说明的是,英国本土在坚实基础和雄厚财力支持下推动的高端工业跟德国形成了直接竞争,导致刚在三国大战期间过上了好日的德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困境......
虽然严格来说,德国工业产品的平均质量还是要比英国货稍好一些,但差距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英国主导西方世界话语权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在英国媒体的刻意引导下,德国产品注重质量的特点被说成了“性价比低”,再加上这个时空的瑞士工业获得了超乎想象的发展(美国不再安全之后,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了这个永久工业国,使其迅速成长为世界精密机械工业的龙头老大,而这原本是德国工业竞争力最强的两大优势部门之一。),其精密机械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德国,两头挤压之下,德国企业的日自然非常难过,也就在化工领域还能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
1910年的大英帝国如果将殖民地也算进去,工业总产值已经几乎达到了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国的占比则在去产能之后迅速下降到了18%,至于德国,比美国还要再低一点,已经完全无力挑战英国,并且它跟英国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以德国容克一贯的欺软怕硬,是绝对没有胆铤而走险的,至于德皇威廉二世,无论胆魄还是权威,都跟小胡相去甚远,因此德国只能像俾斯麦下台之前的时候那样收起自己的爪牙,向英国人装乖卖萌,摆出一幅人畜无害的模样......
第四百七十章 最大的赢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